凉入画屏秋缈缈

太岳粉

张居正的肠道疾病和痔疮诊疗记录 via【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杨继洲,明代著名针灸学家,他《针灸大成》一书,是我国针灸学经典著作。经过安利,发现里面有好几条关于老张的医案。


    【1】

     己巳岁,张相公得肛门忽肿之疾,戎政王西翁推予诊视,命之曰:"元老之疾,非常人比,宜精思殚力调治,以副吾望!"

      予谒,诊右寸浮数,是肺金受风热,移于大肠之中。然肛门又居下之地,而饮食糟粕流至于此,若无七情四气所干,则润泽而下。或湿热内蕴,邪气所加,则壅滞而作肿痛。予制以加减搜风顺气之剂一罐,倍加酒蒸大黄,借酒力上升,荡涤邪热,加麻仁润燥,枳壳宽肠,防风、独活驱除风热,当归清血凉血养血,枯芩以清肺与大肠,共制成丸,服渐清安。


     (隆庆三年,老张痔疮严重,他的同乡+亲家京营戎政尚书王之诰介绍杨继洲为他看病。这记录一下子把老张的痔疮史推前了十几年)



    【2】
     戊寅冬,张相公长孙患泻痢半载,诸药不效,相公命予治之曰:"昔翰林时患肚腹之疾,不能饮食,诸药不效,灸中脘、章门即饮食,其针灸之神如此。今长孙患泻痢,不能进食,可针灸乎?"

     予对曰:"泻痢日久,体貌已变,须元气稍复,择日针灸可也。"华岑公子云:"事已危笃矣,望即治之,不俟再择日期。"即针灸中脘、章门,果能饮食。

    

    (万历六年,老张的长孙腹泻半年。老张又请杨继洲来,说自己以前在翰林院时也得过肠道疾病。呃。。。他体质看来真不好

       这里面没说长孙是哪位,敬修的儿子那时还没出生排除。我推测是简修的长子张重润。万历九年老张说:"小孙重润近觉稍壮,旧患渐除,但力弱未能行立耳",对得上。  

      "华岑公子"没有找到任何记载,反而可以大胆推断就是简修。他家普遍爱好用山名当别号,简修起个华山的别号也不违和,成书的时候万历二十九年,简修早已被夺去荫官,杨继洲只能用别号称呼他。

    因为简修不是文人,后来又家庭变故,所以没有和别人酬答或信件记录也很可能。

      虽然简修是第四子,但老张前几个儿子年龄差近似于无,简修没有从事举业,万历六年虚岁28,比其他几个兄弟相对早婚早育也合理。参照:万历十年敬修1子3女,嗣修1子,懋修2子2女,简修2子。

    

     华岑公子如果是简修就很符合语境,出现在这种私密家庭场合,医生不敢下手,孩子爸:"医生没关系,你大胆扎针不要怕,错了不怪你。"😂)


-------------------

   主要就是这两条,还有一些老熟人的。

  

【3】

   癸酉秋,大理李义河翁患两腿痛十余载,诸药不能奏效,相公推予治之,诊其脉滑浮,风湿入于筋骨,岂药力能愈,须针可痊。即取风市、阴市等穴针之。官至工部尚书,病不再发。

   (万历元年,老张的同乡好友+亲家李幼滋腿痛。考虑到李幼滋很胖,可能是痛风?)


  【4】

    壬申岁,四川陈相公长孙患胸前突起,此异疾也。人皆曰:此非药力所能愈,钱诚翁堂尊推予治之。予曰:此乃痰结肺经,而不能疏散,久而愈高,必早针俞府、膻中,后择日针,行六阴之数,更灸五壮,令贴膏,痰出而平。乃翁编修公甚悦之。

   (透明阁老陈以勤的长孙怪病,杨继洲治好了,他的儿子陈于陛大悦。)


   【5】

     己巳岁,尚书王西翁乃爱颈项患核肿痛,药不愈,召予问其故。曰:项颈之疾,自有各经原络井俞会合之处,取其原穴以刺之。后果刺,随针而愈,更灸数壮,永不见发。大抵颈项乃横肉之地,经脉会聚之所,凡有核肿,非吉兆也。若不究其根,以灸刺之,则流串之势,理所必致矣。患者慎之。

    (老张的亲家王之诰。

       杨继洲那时名气真响,病人不少位列台阁。)


 【4】

   壬申夏,户部尚书王疏翁患痰火炽盛,手臂难伸。予见形体强壮,多是湿痰流注经络之中,针肩髃,疏通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之湿痰;复灸肺俞穴以理其本,则痰气可清,而手臂能举矣。至吏部尚书,形体益壮。

   (隆庆六年王国光生病。)


 【5】

   隆庆二年,四月初四日,奉旨传与圣济殿,着医去看徐阁老病,钦此。臣等谨钦遵,前至徐阁老私家,诊得六脉数大,积热积痰,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宜用清热健脾化痰汤医治,黄芩、白术、贝母、橘红、茯苓、香附、芍药、桔梗、川芎、前胡、槟榔、甘草,水二钟,姜一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药对症,即愈。

  (彩蛋总在最后,这时徐阁老和高拱酣战,被高拱气的吗23333333) 

      

    

      


评论(30)

热度(293)

  1. 共2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