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考据】余懋学对张居正极大恶意的缘由
余懋学从万历二年起盯着老张全方位弹劾n次,从祥瑞到改革。老张死后他不依不饶,万历十年九月,老张去世后三个月,余懋学就开始重新营业激烈弹劾老张。
老张的考成法让他没法摸🐟(余懋学说,考成法提高了官员行政效率,但不利于国家培养“元气“…………???)是原因之一。其他原因还有:
1 余懋学是徽州婺源人,明代属于江西。徽州科举兴盛,老张裁减生员名额,对徽州很不利(对科举大省江西也不利,当时江西官员抵触老张也有这原因。科举进入官场的同乡少了,削弱势力),更何况老张还禁毁了婺源著名的朱熹创建的紫阳书院
2 徽州人喜欢打笔墨官司很出名,欧阳修和朱熹都感叹过。 “民习律令,性喜讼”。余懋学当言官可谓人尽其才(滑稽
3 隆万年间持续十年的徽州丝绢案,大致是徽州有六个县,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长期以来每年8000多匹丝绢都由歙县独自承担,这显然很不公平。歙县提出六县均摊,其他五县激烈反对。
动静闹得太大,老张批示重新调整税额分派,道理是如此,但其他五县吃下去的骨头怎么可能吐出来呢?主办此事的南京户部尚书的殷正茂因为是歙县人,被其他五县一起攻击偏袒。余懋学和婺源同乡们当然也参与其中搅浑水(有一位就是后来的倒张先锋江东之🐶
最后结果是其他五县每年共同承担丝绢折银2000两,歙县的负担减轻……然而……
其实之前历任官员都知道这个不合理的税额分配,但是,不做纠正,就可以永久推给历史遗留问题,不会落埋怨。而老张对不公平的现象敢于纠偏,以前习惯占便宜的人占不成便宜了……断人财路有如杀人父母……五县恨老张的人可多了。
——点文,分隔线——
今天忽然发现入v了,之前参加的一个国风活动意外收获,感谢大家。我这种佛系更文的人都能有好多朋友看文还评论,太开心了。
在评论区抽一个点文,评论写上想看的史同cp,最好是明朝的人物,比较熟悉,其他朝代的,五代的河东集团,或者汉初也都可以试试?只要ooc了不打我就行😂今天晚上10点开奖。
晚上10点更新:开奖了,是@prophet 的老张和伴食中书,害……我仿佛接收到久违的伴食中书的祥瑞
评论(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