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入画屏秋缈缈

太岳粉

张居正儿子对他持续三十七年的误会(附太岳写的草稿一页)

    24岁的张懋修误会责怪过父亲张居正。37年后,偶然发现了他和万历之间的记录才明白。

    万历四十四年(1616),61岁的张懋修在故纸堆中偶然发现了这样一张纸。(这是老张亲手写的一页字。懋修特地原样放进自己文集。这页字迹和文集其他字完全不同,跟老张留下的其他正楷笔迹倒是很像,还模模糊糊的,应该是特地按照原笔迹刻版的。

    这页纸(如下)是老张在万历八年按照常例把他和万历之间的一些对话原样记录下来,送到起居馆留存,先打的草稿。事件是“万历八年三月二十九日,臣居正入见于文华殿”“昨以病乞休未蒙俞允”。万历不同意他的辞职申请,并对他说:“圣母说,国事全赖先生辅理,以后再不必动此念。”。老张说“臣男张懋修昨蒙圣恩特赐进士及第,臣尤不胜感激。” 万历说:“先生忠孝传家,朕心甚是嘉悦。”   老张说;“臣子孙当世世犬马以图报。”

null
     接下来一段话是懋修写的。懋修说,自己到了万历四十四年,才发现这张纸,知道了当时的经过。“算来三十七年矣,突而创见,嗟乎”,懋修说自己幼时跟着父亲在京城家中读书,“幼负狂志”,以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为榜样,想当相门状元。

     然而渐渐长大的懋修听到了闲言碎语,周围人在议论哥哥嗣修的榜眼来路不正,“闻议久矣”,于是心高气傲的懋修想等父亲退休了以后,自己再参加会试(懋修没有像嗣修一样在顺天府乡试,而是回湖广乡试。之后还一度荒废过举业,以至于老张写信教育他。心路历程大概如此。)

    而父亲对他“严训凛凛,莫之敢违”,于是24岁的懋修只好去参加会试,“不幸中第,又居殿元。”(懋修内心不想在这时候中第,不想被人议论是靠父亲得来的。这下我明白为什么他的殿试策论文章思想深刻逻辑严密气势有力,但是语言非常粗疏了,应该是心里有气故意为之。实际水平不止如此。)

   傲娇的懋修因此“触触不乐”,责怪父亲和他的老师(?这是哪位)擅自让他中第还当状元,导致世人议论他。当时他因为此事和父亲产生了误会。


   37年后的懋修已经61岁了,在辽东度过了漫长的几十年,超过了父亲当年的年龄。这时他发现了父亲的这页记录,才明白父亲当时想过退休保全身后事,只是身不由己,让他当状元也并不是父亲的意思。

    “懋修老矣,忠孝大节一无可明,仅仅文学不坠家声。大负圣谕一时眷奖隆恩

     虽然,身形可朽,性灵不坏。恩赐及第第一人,忠孝传家四字,倘毕于今世,或就于来生。父训珍焉,懋修百叩。

   

—————————————————

     Ps 懋修很能苦中作乐。在辽东生了好多孩子,文集里面除了这一篇,其他都很乐观。他记起以前看过的书,在文集里谈李白王维董仲舒卓文君,天文地理,名山大川,煞有介事的科普以前听说过的宦官阉割的科学安全方法,回忆京城以前那些有名歌女的逸闻趣事。他很高兴地介绍流放时发现哪种野菜最好吃,茅草的根是甜的可以当糖,饿的时候吃黄豆最能充饥,老竹笋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评论(26)

热度(384)

  1. 共3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